一句话总结:选择优质的商业速冻鱼,尤其是真空包装的更好,购买后尽快食用,DHA和EPA的保存效果还是比较好的,可达90%以上。
冻鱼里的DHA和EPA保存好不好,这其实跟冰冻的温度、储存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包装方式都有关系。
首先,冷本身是不会影响DHA和EPA的。但是,如果冷冻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冰晶,刺破了细胞,那就会释放出细胞里的氧化酶,再加上氧气作用,就会加速DHA和EPA被氧化。
那怎么避免呢?答案是速冻。
商业速冻采用极低温(如-30℃或-60℃)介质,高效散热,让食物冻结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,水分来不及乱跑就被原地“封印”,形成非常细小均匀的冰晶,对细胞破坏程度很小。而家庭冷冻只能依赖-18℃的冰箱冰柜,食物冻结过程可长达数小时,水分抱团形成粗大、不规则冰晶,扎破细胞。
有具体数据为证:研究显示,商业速冻鱼在冻存后,DHA、EPA等Omega-3脂肪酸仅损失5-10%,而慢冻的情况,可损失20-30%。
冻结后,放在什么条件下储存也是很重要的。
一方面温度要稳定。如果忽冷忽热,会导致一些冰晶融化后重新冻结,这个过程就会出现一些大体积冰晶。像是超市或者家里的冷柜总有反复开关门的问题,也会带来温度波动。
另一方面,温度低些更好,因为氧化速率会更低。
一项研究对比了不同储存条件下鱼油的变化:-18℃下氧化速率是-30℃的2倍,而在-60℃,反应几乎停滞,DHA、EPA保留率达95%以上。
不过这样的条件一般家庭都是达不到的,商业冷库有可能。
还有就是别认为只要冻着就是无限期保存。反应速率虽然降低了,但不是完全停止,日积月累还是会有改变。
有研究显示:
冻鱼1个月内DHA、EPA保留率可以高于95%;3个月降至90%;6个月降至80-85%;1年降至70-80% ,视鱼种而异。例如,三文鱼在-18°C下,6个月DHA下降15%,1年下降25%。
因此,还是要挑选生产日期近的,并尽快食用。
氧气是氧化反应的“燃料”,如果能冷冻+真空包装,那遏制氧化的效果会更好。
简单总结:优质速冻+真空包装+尽快食用,DHA、EPA保留更好。
那么,怎么识别优质冷冻鱼呢?
看包装:优先选择真空贴体包装的产品。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,无漏气。
看冰晶:包装内应几乎没有或只有少量均匀的细小冰霜。如果看到大块的冰晶或“冰疙瘩”,说明可能经历过反复冻融,品质差。
看鱼身:鱼体应坚硬、无弯曲。表面颜色应自然有光泽,无发黄、发干的“冻烧”(Freezer Burn)现象(这是脂肪氧化和脱水的直观表现)。
看标签: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。选择离生产日期近的产品。尤其如果标签注明了“船冻”(Frozen at Sea),即打捞上来后迅速冷冻,这通常会更新鲜、营养保留更好。
如果一定要在家冷冻,要把鱼切成小块或薄片,分开包装后冷冻。既能加快冻结,后续吃的时候也方便,避免反复冻融。
真的可以考虑买个家用的真空包装机,抽出空气,减缓氧化。
还可以标注冷冻时间,以便查看每一袋的储存时长,遵循“先进先出”原则。
最后再提醒下,鱼解冻过程也要放在冷藏环境下,而不是室温下,从而减少氧化和微生物繁殖。
解冻后的鱼要尽快烹饪,推荐清蒸、低温慢烤,相比于高温油炸,能保留更多DHA和EP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