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鳝的营养价值

佩襄 营养 6

黄鳝本身脂肪含量比鸡胸肉还低,VB2含量能追上猪肝,胆固醇含量不高,嘌呤含量中等,另外还是优质蛋白、硒、血红素铁的不错来源。“嗑药鱼”是谣言,寄生虫确实有,但只要全熟吃就没事。本身热量只有鸡胸肉2/3,但加糖酱汁和反复油炸可能让它变热量炸弹。

黄鳝.jpg

黄鳝,在古代的时候,鳝鱼被误作蛇类,曾取名“海蛇”“长鱼”等。它长得实在不容易让人喜欢,长长的像蛇,无鳞无鳍(其实是鳍退化了),脑袋尖尖,通体深褐黄色,还带黑色斑点,体表更是有层粘液,看起来有一种很脏的油亮感。

它的习性也不让人喜欢,曾是农田大害。这是因为它爱在田埂中打洞,导致稻田蓄水困难,灌溉水一夜之间流失殆尽,农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修补田埂或清理黄鳝。

虽恨也爱,要说起吃黄鳝,绝对不含糊。尽管它自带一股土腥味,但博大精深的中式烹饪有一百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,吃到如今野生黄鳝已难成规模供应,需大量养殖解决大家的餐桌需求。

黄鳝真是“嗑药鱼”吗

说到黄鳝,总绕不开它身上的“加避孕药”传闻,这起源于九十年代末的一些报道,称有养殖户爆料黄鳝饲料中添加避孕药,能使黄鳝长得很肥大。

但实际来看,想通过加避孕药就能让黄鳝变大,并不成立。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(武汉)的验证试验显示,给黄鳝吃避孕药,在1个月内对于它的生长速度并没有显著效果,但1个月后,却会造成黄鳝的大批死亡。不仅没有必要,反而得不偿失。

以前黄鳝养殖技术不成熟时,可能确实有个别养殖户病急乱投医这么做。不过农业农村网站显示,近年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对黄鳝主产区不同季节、不同规格黄鳝样品的跟踪评估,未发现含有己二烯雌酚、左炔诺孕酮等27种激素(包括了目前所有避孕药的有效成分)的检出。

黄鳝的营养

在吃这方面,黄鳝虽然外形异于常鱼,但也因此有肉厚刺少的优势,对于吃其他淡水鱼害怕细刺的人来说,吃黄鳝倒没什么心理负担。还有个说法叫“夏吃一条鳝,冬吃一支参”,黄鳝的营养到底有啥特别呢?

脂肪低

首先,黄鳝本身的脂肪含量只有0.8%-1.4%,比鸡胸肉还低,热量也只有69-89 kcal/100g,是鸡胸肉的2/3。在淡水鱼中,黄鳝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佼佼者。有人测定了黄鳝和其他15种我国常见淡水鱼的肌肉成分,黄鳝的脂肪含量是倒数第三低的,而蛋白质含量名列前茅(18.3%) 。如果去和海水鱼比,黄鳝的低脂肪特点更是突出地低。

不过当然,黄鳝的很多烹饪方式还是会加不少油的,这个咱们后面说。

维生素B2丰富

除了脂肪低这个特点,黄鳝的维生素B2含量很突出,高达2.08mg/100g,也就是说吃60g左右就可以满足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量(RNI)了。如果长期维生素B2摄入不足,可能进入缺乏状态,早期表现为疲倦、乏力、口腔疼痛,眼睛出现瘙痒、烧灼感等。

翻遍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,日常食物中,除了猪肝、羊肾外,维生素B2密度有黄鳝肉这么高的还真几乎没有了。但猪肝有着胆固醇、嘌呤含量双高的问题,患有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尿酸、痛风的朋友不敢多吃,这方面黄鳝肉则要稍好一些。

100克黄鳝肉的胆固醇含量是77-126毫克,和猪小排差不多,是同重量猪肝的43%,鸡蛋黄的8%。嘌呤含量也是水产里较低些的,每100克的总嘌呤含量是127毫克,是猪肝的一半,和猪肉平均值差不多。

硒含量不错

另外,大概200克的黄鳝肉可以满足成年人一天的硒推荐摄入量,还是不错的。铁含量方面,黄鳝肉的水平和猪瘦肉差不多,对于容易缺铁的年轻女性等群体,如果不爱吃猪牛羊肉,也可以吃水产品,黄鳝肉也是个选择。

EPA DHA很少

在补充EPA、DHA方面,黄鳝没有什么用处,其含量很少几乎可忽略。

不同烹饪方法

黄鳝本身低脂肪,甚至热量方面也算得上适合减脂吃的肉类,可如果烹饪时增加了过多热量,多少有些浪费了。

黄鳝有土腥味,所以少不了用香料去腥。烹饪时加大蒜、辣椒、米醋、米酒等,出锅后撒紫苏、陈皮、姜末、胡椒等,是各地黄鳝烹饪里常见的去腥方法,这些香料不会增加什么热量,倒会带来不少的抗氧化有益成分,鼓励多用。

要警惕的,一个是加糖和酱油太多,另一个是加两遍油的烹饪方式,比如先煸后烧,先炸后焖这种。至于最后淋上热油的手段,能极大地增香提鲜,油确实是多了,但只要你不用油汤拌饭拌面,那问题不大。

上一篇「破壁机」会破坏膳食纤维吗?

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