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荧光牛肉」能不能吃?

佩襄 安全 4

牛肉大多数人肯定经常看到或吃到,但不少人在做饭或吃饭时发现了「荧光肉」,牛肉特别是酱牛肉是“重灾区”。很多人觉得「荧光肉」是肉质不新鲜、腐坏的表现,只能扔掉了事,甚至有人会认为是肉店卖的肉不新鲜。

其实有「荧光」可能代表了这肉很新鲜啊~

切肉时,我们通常会垂直于肉的纹理下刀,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比较好。肌肉由数不清的肌纤维组成,把肌纤维放大看,会发现它的结构是一段一段的,这个结构就叫做肌节。当肌纤维被切断,断开的肌节在截面形成井然有序的突起,类似衍射光栅 ,就是通过特定有规律的结构,让合适的光线发生衍射、干涉,白色的光被分解为不同的光谱,在肉的表面呈现出云母一样的光泽。在光的衍射下,就会出现绿色,当然绿色是最多见,还会有黄色,红色等各种光泽。如果肉不新鲜,肌纤维、肌节等结构就可能被腐败菌和细胞自溶酶破坏,那就看不到荧光了。

形成「荧光肉」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薄膜干涉。肉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性脂肪,这层薄膜会影响通过它的光线,使光谱中只有部分颜色通过,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光泽更接近于气泡或浮油的光泽。

特定部位、熟肉、红肉更常见,肌肉组织的类型决定了只有某些部位的肉才会出现「荧光」,像牛肉就是半腱肌(起始于尾巴的根部,从大腿后侧向下延伸,止于小腿胫骨的一条长肌肉)上最易出现「彩虹」,因为肌纤维粗细一致分布均匀,横截面比较容易形成规则网格,利于衍射的发生。而腌制和煮熟的肉类中,肌肉纤维会更紧密地挤在一起,产生衍射所需的网格结构。

另外,腌制的火腿可能比生猪排油脂更多,增加了薄膜干涉发生的机率。

肉本身的颜色也有一定作用,相比白色的禽肉,出现在牛、羊、猪这样深色肉上的「彩虹」更容易被发现。

有些时候病菌污染也会导致肉类变色,但通常会伴随味道、肉质的变化,而且颜色也不会随角度的不同发生变化,这时可千万别再吃了!

荧光牛肉.jpg


上一篇长了黑点的白菜还能不能吃?

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